“木兰”编程语言实为套壳产品,伪自主闹剧说明了什么

短短几天时间,国产编程语言“木兰”的口碑坐了一次“过山车”。

    本月中旬,“木兰”以石破天惊之姿进入公众视野,相关宣传称其“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科研团队自主实现”。
    哪承想,大家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就有博主发现在解析软件包的过程中,“木兰”与近几年火热的编程语言Python有很多相似之处。巨大争议下,相关负责人承认完全自主开发的说法存在夸大。目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已对当事人刘雷做出停职检查的决定。
    编程语言被认为是构建信息技术生态的基石,是与操作系统并重的两大系统软件之一。这样的基础地位,既决定了编程语言不容小觑的战略价值,也让实现编程语言自主国产化分外急迫。就目前而言,广为人知的C++、C语言、java,以及近年来火热的Python,都是舶来品。
    尽管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在计算机相关科研领域频频发力,但编程这一环节的成果乏善可陈。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木兰”承载的期望之重可想而知。如今“自主开发”被证掺水,让人倍感失落,也让人追问:为什么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制造伪自主的闹剧?
    要知道,在“木兰”之前,已经有“红芯浏览器”事件、“汉芯”事件等前车之鉴,但依然有人视若无睹。众所周知,科研自有其客观规律,不坐十年冷板凳,难有突破性的成果。打着自主创新的旗号圈了一票“情怀粉”,转身又在外国成果的基础上修修剪剪,如此投机纯属自作聪明。
    更何况,在全球化程度愈来愈高、网络连通世界的今天,即便是专业科研领域,门槛也并非高不可攀,任何作假行为都逃不过大家的“扒皮”。如果说无视这些现实算作“蠢”的话,那么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成果去圈名博利,则属于“坏”。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值得原谅,理应接受相应的追责。
    “木兰”折戟,但中国科研还在路上,我们尤须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近些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正是如此,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前所未有地刺痛着国人,加紧攻关的社会热情十分高涨。
    但一股热血超脱不了客观规律,豪言壮语也代替不了时间积累。对此,中国人是最有体会的。从复兴号到山东舰,从C919飞机到FAST天眼,每一项看似突然出现的“高精尖”突破,无不早早就在历史深处埋下了伏笔,启动了车轮,无不依托于相关产业的整体进步,无不凝结着一代代科研人员的接续奋斗。如今我们攻关国产芯片也好,研究编程语言也罢,慢不得也急不得,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虚浮。
    人间万事出艰辛。付出多少汗水,创造多大收获,这是做不了假的铁律。许多人义愤填膺,不是存心要看中国科研的笑话,而是热切地期待中国“智”造,期待货真价实的中国“智”造。时间久一点,我们可以等;过程难一点,我们可以携手克服。请相信,天道酬勤,那些经受得住历史检验的科研成果终会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基石。

版权声明:
作者:崔圣杰
链接:https://www.cuishengjie.com/828.html
来源:论剑阁-崔圣杰博客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海报
“木兰”编程语言实为套壳产品,伪自主闹剧说明了什么
短短几天时间,国产编程语言“木兰”的口碑坐了一次“过山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