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笔记本的注意事项
高考已过,紧张的学习日子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该为大学生活做些准备了。在大学生活中,电脑是我们在大学里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而大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我们大部分都会选择便携性较好的笔记本电脑。那么本文就来谈一谈买电脑的时候的一些事情。
1、 尺寸
通常来说,笔记本最常见的尺寸有13.3吋、14吋、15.6吋三种,15.6吋以上携带不太方便,13.3吋一下屏幕又太小。那么这三个我们该如何选择呢?通常来说,没有特殊需求的话建议选择14吋的,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如果会计、制图、编程等特殊的话,建议用15.6吋的,显示方便,带数字键盘,而且一般来说同配置的电脑14吋和15.6吋价格相同。如果对电脑没什么要求,而需要经常移动携带的话13.3吋的也未尝不可。
2、 CPU
关于CPU,一是intel和amd之争;二是CPU的代数之争;三是CPU的核数之争。在说之前先来说一下现在程序的现状,现状的程序绝大多数都是利用一个核心或者双核心,特别是游戏,而利用更多核心的大多都是压缩解压缩、p2p下载等。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看。
Intel与amd之争。如果是一般办公、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用途,因为两者都能胜任,而amd又价格优势,因此建议选择amd。如果是一般中型游戏和cad等制图的话,建议您选择intel,因为intel的单核性能比amd高很多,多核又用不上。大型游戏、3d模型渲染等的话建议您搭配一个高性能显卡更好。
CPU的代数。一般来说CPU在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最高,性价比最低。同系列的邻代CPU一般性能差别不大,例如相同核心数和线程数的五代和六代i7,性能相差无几,但价格差别比较大。因此不推荐选择最新CPU。
CPU的核心数。一般来说四核心足以胜任95%的需求,不必追求八核心或者八线程,只有在频繁压缩/解压缩、编译源代码等时更多的线程核心数才有他的用武之地。
3、 内存
按现在的水平,4G内存应该是标准配置,换句话来说就是主流配置,可以保证你基本流畅。如果不差钱的话建议升级到8G,加一个4G条子也就一百来块。另外就是三代内存和四代内存,现在来说四代还没普及,三代是主流,四代是趋势。
4、 硬盘
现在的一大热门就是固态硬盘技术,可以说,现在主流配置的笔记本,他的瓶颈都在硬盘,一个固态硬盘可以让你的爱机有质的飞跃,另外关于硬盘接口,一般来说有SATA2、SATA3、m.2接口。SATA2的理论传输速度约为300M/s,因此并不能发挥出固态硬盘的全部性能,SATA3的理论传输速度在600M/s,m.2接口是第二代msata接口,这个分两种,一种是接在sata总线上的,其理论速度和SATA3一致,一种是接在pci-e x4总线的,理论速度可达4000M/s,并且同样容量的m.2固态硬盘价格也高于SATA3接口硬盘。因此,一般SATA3接口固态硬盘是比较均衡的选择。
5、 显卡
一般来说,办公、常见多媒体应用,常见游戏的话,集成显卡足矣,就是cad等绘图,集成显卡都足矣,但是遇到大型3d游戏、3d建模渲染等集成显卡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至于AMD和NVIDIA,一般来说,够用就好,AMD发热量和功率稍大,而计算能力较强。NVIDIA的显卡多媒体能力较强,发热量较小,但计算能力较弱,价格较高。
6、 样品机鉴别
在电脑店好多柜台都摆放着开机后的样品,那这些样品都哪去了呢?其实,这些样品经还原重新打包封箱后又以全新价流入市场啦,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买到这些机器呢?在这里我们借助一些软件,我们在电脑上安装鲁大师。启动后界面如图:
我们点击第二项,“硬件检测”
在这里可以看到你的电脑的基本信息,我们选择左边第二项,硬件健康
这里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硬件信息,包括硬盘使用情况,硬盘使用情况,内存制造日期,主板BIOS日期,显示器固件日期,系统安装日期等,这里对我们最重要的是硬盘使用情况,详细情况我们可以切换到硬盘信息
这里对我们最有用的是硬盘使用情况,一般来说,硬盘使用时间不会超过10小时(出厂要调试、测试),如果使用时间超过30小时,或者30次,恭喜你中奖了。
另外,我们在电池信息里看一下电池损耗,电池是消耗品,一般来说,新出厂的机器,电池是不会消耗的,如果你的电池消耗大于1%,那么你中奖了。
看完这些,你是否还在为买电脑发愁呢?!
版权声明:
作者:崔圣杰
链接:https://www.cuishengjie.com/107.html
来源:论剑阁-崔圣杰博客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臭男人
崔圣杰@臭男人